寬容的魅力
瀘縣梁才學校 左淋
作為教師,我們都明白:教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遇到問題,也不是一次兩次就能解決的。所以,我們平時對學生都比較嚴格。其實,嚴格要求學生也是一種愛,但要嚴而有度,在嚴格要求的同時,也要對他們采取寬容的態度。寬容它是一種積極、有效、高層次的教育態度,它要求班主任真心愛護自己的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在孩子犯錯時,班主任應循循善誘,心平氣和地幫助他們認識缺點或錯誤,提高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切忌與學生計較、跟學生過不去。而我卻忽略了這一點,總認為寬容是一種無能的表現,很多時候只顧要求孩子們要這樣做,那樣做,稍不滿意就批評孩子們,而沒站在他們的角度來想問題,是孩子們讓我徹底地改變了這一看法,他們讓我發現,有時適當的給予孩子們寬容,效果比懲罰的效果要好。
周二晚自習后,勞動委員潘洪杰按順序安排好了清潔衛生,輪到李思俊那個組,恰巧他們組有兩個同學生病了沒來,于是,我就把當晚聽寫錯了兩個字的賴科丞和龍杰安排進了他們組幫他們掃地。接著查寢、回家。第二天一早來到學校,潘洪杰著急地告訴我:“左老師,李思俊他們組掃的臟得很,我們在地上撿到了近20塊垃圾,王明洋他們現在還在上面清理教室。”盡管可能沒他說的那么夸張,但是也足見他們掃的相當不徹底。我一生氣,找到李思俊,批評道:“你們人手不夠,老師還給你們安排進了兩個人,卻掃成這樣,都干什么了?”孩子沒說話,看著他不說話, 我更來氣。于是,當即在班上宣布:“李思俊那個組從今晚起罰掃一個周。”盡管他們組的孩子們滿臉不高興,但因為看老師生氣了,所以二話沒說。當晚,孩子們比頭一晚掃的就干凈多了,看得出他們確實知道錯了。我也冷靜了下來,利用這次機會,我在班上宣布:“李思俊他們小組昨晚掃的非常干凈,說明他們已經知道錯了。我們就原諒他們一次,讓他們組今天中午再簡單地清理一下教室,就不用在罰他們掃一個周了,大家說好嗎?”孩子們都很聽寬容,異口同聲地答道:“好!”
中午放學,我滿懷擔心地對李思俊說:“李思俊,老師和同學們都這么寬容地對待你們,可千萬別讓大家失望哦!”結果,一放學,他就帶著他們小組的同學對教室進行了一次大清理,連平時沒注意到旮旯都打掃的特別干凈。
看著如此干凈的教室,我明白了:其實寬容并不是無能的表現,而是教師人格魅力的體現,是教師充滿愛心的體現。寬容有時比聲色俱厲的“嚴格”更有力量。傾注滿腔熱情,真誠熱愛學生,嚴格要求的同時也來點寬容,我想這是班主任必不可少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