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8日下午,和樂語文組全體教師齊聚六年級,參加了第四學月集體大教研活動。本次主題圍繞“非連續性文本教學”和“整本書閱讀教學”展開。

課上,羅春蘭老師帶領著孩子們,在馬克·吐溫的《湯姆·索亞歷險記》這本精彩小說中徜徉。這是一節閱讀推進課。孩子們在導引單、學習單的提示下,在羅老師的啟發引領中,通過個人自畫人物關系、師生合梳故事情節、小組品析人物形象、全班共品語言特點四個環節,總結、提煉出閱讀小說的四步法,即畫、理、析、品。羅老師的這節課,引發了老師們對整本書閱讀的深度思考:導讀課怎么激趣?推進課如何推?如何進?教師的角色地位如何體現?體現到何種度?

非連續性文本越來越走近語文課堂,與生活、實踐密切相關。《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高段閱讀教學目標第5條也提到:閱讀簡單的非連續性文本,能從圖文等組合材料中找出有價值的信息??梢娫擃愇谋疽岩鸫蠹业膹V泛關注與重視。王良勇老師執教的此節課,很好地詮釋了該類文體教學就是要做到“簡”“語”“學”“趣”,簡約環節,緊扣“語”字,趣學語文,學以致用。

研討會上,何夕健老師還結合課例作了非連續性文本的教學及怎樣解答該類題型,通過翔實的例子引領示范,有點有面,點面結合,豐富了老師們的認識,激發了大家研究該類文體教學的熱情。何叔紅、李慶萍老師各自分享了班級閱讀陣地建設、閱讀活動課的開展以及閱讀激勵策略的使用,讓老師們受益匪淺。


接下來,語文組教師將繼續以生為本,研究各類文體教學,集成一定的操作模式,在實施學校大閱讀工程的路上探索、求新、改革,全校師生真實閱讀、真正閱讀,切實提升師生的閱讀素養。
(張禮琴 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