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阻隔了我們的距離,雖處在特殊時期,每周二的新教師培訓依舊如約而至,2020年春期新老師們準時到會。時光飛逝,不經意間,已是第6次隔著屏幕的新教師培訓會議。
會前三分鐘, 王杰老師帶來了妙趣橫生的散裝泰語,原來泰語男女發音不一樣,原來泰語說出來那么好聽,語言散發出來的魅力果然是無敵的。

此次培訓由教科處何進主任授課,授課內容為——有效的課堂提問。
提問是課堂環節當眾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之一,這是一門學問,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提問,何主任為我們進行了解答。

有效的課堂提問很重要,作為老師,盡量得提出一些精辟一些得問題,提出更好的問題,提問需要廣度,選擇恰當的學生能夠回答,要有合適的時間,要想做好課堂提問確實是并不容易,何主任講到,有的教師對課堂提問存在很多錯誤認識,提問是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引發孩子思考,才會有用。有時候,教師提出的問題越多,學生就會越努力,比如數學,采用的一些大問題教學,可能會給孩子更多的空間,但要保證孩子的參與。何主任強調,有效的課堂提問是提更好的問題。

我們作為老師,每一刻的行為都在被學生模仿,我們會自然的模仿學生時代所經歷的教學樣式。

提問需要提出更好的問題,怎樣提呢?要能夠幫助學生,拓展思維,發展思維,問題之間是有層次、深度,不是獨立存在的,面對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學會提不同的問題,轉換問題,對于基礎較差的班級,降低問題的深度,掌握好這一點還不夠,還必須要有廣度,涉及面要廣,現在大多數教師不會等待時間,習慣狂轟濫炸式的提問,沒有考慮到預留的時間,我們作為教師要學會等待,課堂并不是給優秀孩子的一堂課,要考慮中差生,讓他們有時間、空間去完成。

提問需要選擇學生,內容要有梯度和層次,因材施教體現在方方面面,并且在學生回答后,及時給予有用的反饋,準確的指出贊揚的地方和需要改正的地方,保證有效,需要我們是誠實、真誠的。

課堂有效提問需要技術,對待初級提問,必要時需要重復,分配問題時需要考慮給每一個學生機會,面向不同學生有不同的問題,提問時我們需要面向學生,耐心傾聽;對待高級提問,轉引、探究、提示、轉問、回問是我們必須要學會的。

教師向學生的提問、學生向老師的提問、學生向學生的提問充斥在課堂上,這是一種參與度,也是一門基本功。主題是學生,我們始終是一位引導者。

教學是一門藝術,課堂、提問也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技術,聽了何主任的培訓分享,上過戰場的我們在反思,還未上戰場的部分新老師有了新的方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一步一個腳印,實踐出真知,今天所學實在是充實,希望我們大家在未來的教學路上,結合何主任今日的分享,走的踏實,走出自己的一條道路,愿一路繁花似錦。
撰稿人:賴麗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