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周周清”的反思(10月)
胡 紅
在上一學月中,由于知識點比較簡單,所以一二年級周周清的完成情況比較好,各班基本能齊頭并進,但是隨著難度的增加,各班的差距逐漸拉大,在教研組活動中聽取了同事們的經驗和總結后我做了如下調整:
一年級的孩子在第一學月中是到我的面前一一過關的,那樣做的好處在于能提高發(fā)音的標準性,但是一周只有兩節(jié)英語課,課堂過關時間有限,所以二學月我試著進行小組內過關。首先組長讀,其他三個組員一起判斷對就說Yes,組長自己拿著鉛筆在圖片下方打勾,不會讀的跳過不能打勾。接下來組員依次過關,每一輪都是一人讀,其他三人一起判斷對錯,直到四人轉完第一輪。接下來四人相互請教自己還不會讀的圖片加以練習,再第二輪過關(只讀第一輪還未打勾的圖片)。待到4人全部完成后,組長向老師報告姓名和得分就可以到外墻過關表處打分(一個一分)。這種調整的優(yōu)點是提高了小組合作,缺點是一年級的孩子自控力差,完成了的孩子容易離開座位到處走動和玩耍。
二年級在第一學月就是采用的小組過關發(fā),只不過都是到小組長處過關,沒有充分發(fā)揮組員之間的合作力量,所以本學月也是采用了組長先在全體組員面前讀,未過關的圖片不得勾。接下來讀得熟練的先過關,成員圍在一起判斷,一旦全部通過就獲得副組長資格可以自己選擇一名組員管理他的過關,對于未全部通過的相互請教二輪過關,組長報告打分。
本學月做得不足的地方是組長對組員的完成情況不夠關心,除了英語課之外平時未去督促沒有過關的組員,課代表在這方面也不夠主動。原因在于英語積分目前是個人制的,沒有把整個組的過關情況與個人聯系起來,并且未與班級每周的評價機制跟上,所以計劃在本月末與各班主任協商一致把英語積分并入每周考核中,以加強孩子們對自己對組員過關情況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