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懲罰”
瀘縣梁才學校 周 勇
“Noah, 我們班上剛才課上,好多人在丟粉筆哦。簡直就是一場粉筆大戰,他們……” 一個女生近乎全力沖刺地講完了剛才課堂上發生的違紀現象。一聽完,我心里真的很生氣。但是礙于情面,我沒有立刻發火,然后笑著說:“放學后,我回來處理的。你先回去上課吧。”
對于這件突發事件到底該怎么處理,其實我心里也沒有底。到底怎么懲罰他們呢?然后又能讓他們以后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呢?而且還能自愿地接收懲罰,還有就是這樣的懲罰還得具有訓練的效果。最主要能讓他們明白,上課是的紀律是一種體積利益的體現,而作為集體中的一份子,更應該為整個集體付出一切。
下午最后一節課的鈴聲剛響起,我就裝著沒有聽見。直到我的英語科代表來到辦公室叫我到教室。我一進教室,我就安靜的看了他們20秒,然后笑嘻嘻的說:“各位,請今天參加了在班上粉筆大戰,破壞了班級集體正常上課的同學,跟我到我值班的地方,我們要進行一場訓練。”一共10個人,從他們遲緩的行動中,可以感覺得到:他們對自己破壞課堂紀律的行為,有了后悔的認識。
到了我值班的區域,我就讓他們以我為中心,圍成一個圈。讓他們用籃球投向我所站的那塊瓷磚(面積0.36平方米),每個人三次機會,但是總的失誤次數不得超過5次。如果累積失誤次數超過5,所有的投籃就要重頭開始,直到10個人一起最終完成這個任務。
剛開始,他們覺得這很簡單,不就是一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投籃的動作嗎?可是當他們經歷一次失敗,兩次失敗……很多次失敗時,他們開始出現了抱怨,更有甚者。他們集中抱怨在一個人身上……
我就及時叫了暫停,“孩子們,你們覺得這是Noah在故意懲罰你們嗎?”我慢慢地說。“你本來就是……”其中一名學生這樣大聲說,剛才就他投籃是最準確的。我又問:“那你們在投籃的時候,有沒有什么想法沒有?”他們都說十個人要完成三十個球,而且只失誤5次,肯定是不行的。
孩子們,你們知道嗎?你們只有10個人要投30個籃球到制定的圓圈里,試了那么多次都沒有成功過一次。你們知道是怎么回事嗎? 我覺得是你們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沒有嚴肅的對待這件事的態度,因此結果就是失敗。而且在集體失敗的第一次,你們不但沒有好好總結,相反從你們口中聽到的聲音都是相互抱怨和不積極,所以這也是你們失敗的原因之一。
10個人的紀律和44個人一個班的紀律難道不是一樣的嗎?由于你們對課堂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和專注,所以你們才會在課堂上進行“粉筆大戰”,如果一個同學的錯誤回答,引起了全班的反感,這個理由可不是引發你們“粉筆大戰”的最終原因吧。所以,在以后的課堂希望你們能尊重老師,尊重課堂,更應該專注課堂!
這就是我們班特俗的“懲罰”。他們有感悟,我也有目的。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