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問題教學案例
瀘縣二中城西學校 曹利均
在每個周末培訓中,學生都是我懶洋洋的,不怎么認真,有的還不怎么愿意聽,總是應付了事,因此在這一節的教學中是比較困難的,我就經常在思考,怎樣才會讓學生轉變一下學習的態度呢?在有一天的下午第一節課中,我照往常一樣進教室,進行教學。今天我們學習有關年齡的應用題。我展示了這樣一個問題:朱名揚的父親今年是他的歲數的4倍,而6年前他父親的歲數是他的7倍,求今年朱名揚和他的父親的歲數各是多少歲?(朱名揚是我所教的一名學生,他在上課的時候總愛走神,學生聽到我舉的這個例子,馬上來了興趣,有的問這個孩子多少歲,有的掏出筆開始列方程計算,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很快的進入學習的狀態。)我就趁熱打鐵,就讓朱名揚同學在講臺上來給同學們講題。朱名揚同學分析:在這個問題中,根據第一句話,可以設我的年齡為x歲,則父親的年齡為4x歲,根據第二句話,可以列出方程4x-6=7(x-6),從而解決問題,其中他還歸納出這樣一句話,年齡問題中,“你長我也長”。聽到這樣的分析,學生學習的興趣比較濃,講的同學也比較帶勁兒,因為這是與他有緊密相關的問題,生怕講錯了。
緊接著,我又展示了下一個問題:一天,我與李磊閑聊,李磊問老師(我)多少歲,我說:我像你這么大時,你才2歲,你長到我這么大時,我就35歲,請你算算我和李磊各是多少歲?一聽說要算一算老師的年齡,又激起了學生的興奮點,氣嘴八舌的就說上了。就讓李磊同學來分析:設學生x歲,老師y歲,根據兩人的對話,,列出表格:
老師與學生之間,幾年前的年齡差與幾年后的年齡差是不變的,(年齡應用題的特點:大小年齡差是個不變量。這是老師后來補充的)因此,從而解決問題。突然間,我發現一名平時學習較困難的賴學彬第一次舉起了手,很驚奇,便馬上讓他發言了,他用的是一元一次方程來解決。我邊認真聽,邊將他的方法板書在黑板上,看見卡了殼,便趕緊答上話,給以提示。等到他講完,教室里響起一片掌聲,這時我也及時的送上鼓勵的話語“我和全班同學都為你今天的表現感到非常高興。要有勇氣展示自己,你今天的表現就非常非常地出色,你今后的表現一定會更出色。”聽到這樣的話語,這個孩子的臉上還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笑容。這節課就在孩子們的講評,分析中很快就過去了,學生還感到意猶未盡,有的孩子還說,老師,下次要讓我來講哈。
這節課原本就是一節很普通的課,課前的備課也沒有去刻意什么,也沒去想一定要達到一個什么效果,可能是因為這個內容淺顯,與實際生活很貼近,比較好發揮吧!立即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而在授課中真正做到了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給學生討論的時間以及充分的自主學習的空間,這樣,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發揮,個性得到張揚,課堂變得活躍,學習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這個效果使我始料不及,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從未有過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對知識的渴求感染了我,我越來越覺得這不正是我所期待的嗎?也讓我認識到老師應不只關注“優等生”,而應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讓“學困生”和“學優生”同時享有尊嚴和擁有一份自信。特別是發現到一個學困生在舉了手時,應及時給“學困生”展示的機會,讓他們發言,學生在發言中,雖然有時不能把問題完全解決,老師也要充分的肯定這個學生的成績和能夠大膽發言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