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式的性質》教學案例
- 教學內容
教科書92--93頁,及相關練習。
- 教學目標
- 知識與技能目標:理解并能用語言表述等式的基本性質,能用等式的基本性質解決簡單的問題;
-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用算式表述實驗結果及討論、歸納等活動,經歷等式的基本性質的探究過程;
-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觀察與概括能力,比較和分析的能力。發現數學美,感受數學美,體驗生活中的數學美。
- 教學重難點
體驗感受等量的變化關系和等式的基本性質;
【教學過程】
- 走進新課
- 猜謎語:古怪老漢,肩上挑擔,為人正直,偏心不干。(打一物品)
——天平
師:(出示天平)天平這個名稱中啊“平”字最重要了,它告訴我們當天平兩邊的物品在重量相等時,天平就會保持平衡狀態了。
探究1:等式性質1
活動1:天平左邊放2ag的豆子,右邊放bg的豆子,讓學生觀察天平
師:天平保持平衡時,我們可以用什么式子表示?
生:等式2a=b
(根據學生表述板書:2a=b)
師生共同總結:當天平保持平衡時,我們可以用等式把它們之間的關系表示出來。
(板書課題:等式)
活動2:(天平的左邊加上了一個50g的豆子,天平傾斜)
師:你發現了什么?
生:此時天平不平衡。
師:若在不改變天平左邊托盤中的東西時,怎樣才能使天平重新恢復到平衡狀態?
生:右邊也加上50g的豆子
師:為什么你們都覺得在右邊托盤中在增加50g的豆子,天平就能保持平衡了呢?
生:因為左邊有50g,要使它重新恢復平衡,右邊也應該加上50g豆子。
師:說的真好,那你能不能用式子來表示,更加直觀的告訴我呢?
生:2a+50=b+50
(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2a+50=b+50)
師:說明把50g的豆子加上去,天平就平衡了;
師:觀察等式(1)和等式(2),你發現了什么?
生:等式的兩邊都加上50,兩邊仍相等。
師:那我現在再對等式進行變形,你還會嗎?
2a+20=b+20;2a+0.1=b+0.1······
師:通過這一系列的變化,你發現了什么?
生: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一個相同的數,得到的結果任然是等式(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師:減法成立嗎?
生:成立。
師:為什么,你能通過像我們剛才那樣,舉例,兩邊同時減去一個數的方式來說明嗎?生展示學生成果,并總結結論。
(板書:等式的兩邊同時減一個相同的數,得到的結果任然是等式)
P93試一試:(1)12+m=4×3+( ) 4×5-n=20-n
(2)如果 x=y,那么x+5=y+( ),x+( )=y+( ); (多請幾個學生回答)
- 探究2:等式性質2
活動3:(天平左邊加2袋重量為a的米,右邊加上1袋重量為b的豆子)
師:你發現了什么?
生:天平不平衡。
師:用式子怎么表示?
生:2a+2a=b+b→2a×2=b×2(并板書)
師:觀察等式(1)和等式(3),你發現了什么?(指板書,畫→)
生:等式兩邊同時乘一個相同的數,得到的結果任然是等式
師:如果我們在等式的左邊乘3,要讓結果任然是等式,那應該怎么辦呢?
(板書:2a×3=b×3)
師:等式兩邊同時乘一個相同的數,得到的結果任然是等式。
活動四:(天平的左邊放300g的豆子,右邊放0.3kg的大米)
師:我把天平的左邊的豆子的重量÷3等于100g,要使天平任然保持平衡,該怎么辦呢?
生:右邊也÷3
按學生說法操作
師:我們經過試驗,得到100g等于0.1kg。板書“=”。
(板書:300g÷3=0.3kg÷3
100g=0.1kg )
師生總結:等式兩邊同時除以一個相同的數,得到的結果任然是等式)
師:除以任何一個數都可以嗎?
生:0除外
師:為什么?
生:0不能作除數
師:同學們真細心,經過同學們的總結發現的這些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主題——等式的性質。(板書課題:**的性質)
- 挑戰自我
(1)如果 = -5,那么
×3=( -5)×( ); ÷( )=( -5)÷4;
(2).如果m=n,那么 m÷8=n÷( ), m×( )=n×( ).
- 小結
- 這節課,我們探究了什么?
- 通過這堂課,你知道了什么?
【板書設計】
等式的性質
2a=b 300g=0.3kg
2a+50=b+50 2a×2=b×2 300g÷3=0.3kg÷3
2a+50-50=b+50-50 2a×3=b×3 100g=0.1kg
等式的兩邊同時 一個相同的數,結果仍然是等式。
【課后反思】
以前的教材中,在學習解方程之前首先要求學生掌握加、減、乘、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然后利用式子之間加減乘除的關系來求方程中的未知數。而現行的教材是借用天平游戲使學生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質,再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為初中學習移項、合并同類項等方法作準備。
教授這節課時,我采用猜謎語的方式引入教學工具天平,再以現場稱量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各個實驗來理解和歸納出等式的性質,并掌握應用。由于趣味性強,學生“來”的很快,學起來很輕松,對于等式的性質能夠當場記住。但在教學過程中,我主導的過多,學生操作比較少,練習也不多,導致班上少數成績較差的學生對于等式的性質還不能正確應用,接下來還應在應用方面補充,并嘗試多“放”手,學習把課堂還給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