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縣佳泰路彩虹橋西500米處
+0830-8183199
當前位置:> 小學部 >> 副校長專欄 >> 專欄文章
學校文化背景下的課程改革
2016-3-1    作者:卓之洪    點擊數:1536

學校文化背景下的課程改革

瀘縣梁才學校 卓之洪

這是一個快速發展的新時代,不同行業、不同人群都在埋頭往前沖。一個又一個新奇的想法、一件又一件創新的發明像一只只兇狠的大狗,攆著人們跑。沒有停息的腳步,更沒有回頭察看的時間。從高效課堂到翻轉課堂、從課程改革到課堂結構改革、從新課程到微課程……讓人眼花繚亂。而教學改革就像是提速后的高鐵,沒有最快,只有更快。當我們靜下心來想欣賞那些路途中的風景時,看到的就像是運動中拍攝的照片,扭曲而模糊。作為私立學校,我們在社會的廣泛關注、家長的迫切需要和自我的高要求下,也曾在所謂的教學改革浪潮中力爭上游,最后發現收獲不多,且與教育的本真相去甚遠。

課程改革經歷了兩輪,我們期望看到的教育新世界沒有出現,緊隨而來的課堂結構改革卻讓它成了昨日黃花。我校在改革的路口駐足回望,準備重拾舊路,重新梳理自己的價值追求,挖掘自身的內在潛能,書寫自己的教育特色名片。

  1. 學校文化背景下的課程改革

每一輪教育改革,國家都會給出一個基本框架和具體的指導意見。多數學校只是亦步亦趨,完成上級交與的改革任務而已,最后的改革成效冷暖自知。課程是實現育人目標的具體途徑,因此有什么樣的育人目標,就應該有什么樣的課程,不同的育人目標就應該有不同的課程。教育心理學家馬斯洛有一句經典:“播下一種觀念,收獲一種行為;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我校把培養學生美好習慣放在了育人目標的首位,在“和樂”教育理念指導下,以“根深華夏,葉綠地球”為發展愿景,以“和樂家園,梁才搖籃”為辦學目標,旨在培養“習慣+文化+特長”的棟梁才。“和”即和而不同,追求完美、包容與平衡,在堅持全面發展的基礎上追求卓越,學校最終成為師生幸福成長、快樂學習的家園、學園、樂園。我們以培養目標為指向,以課程為中心,開發并實施了“品德與美習、語言與閱讀、數學與智慧、藝術與審美、科技與創新、體育與健康”等六類課程,合稱“梁才六藝”。

  1. 學校文化解讀下的和樂課程

我們以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精神為指導,以“和樂教育”理念為引領,結合學校特點,構建和樂課堂,建立科學、規范、系統的課程領導機制,形成一個使學生全面發展,個性充分張揚,可供選擇的課程體系。夯實基礎課程,豐富發展課程,提升拓展課程,凸顯研究課程,使學校課程特色更加明顯,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課程基礎。

1.品德與美習

堅持“潛移默化,階段養成,螺旋穩定”的習慣養成原則,將美習培養課程化。把習慣培養放在“六藝”之首,作為梁才“新三好”的第一標準。打造“美習梁才”教育場,將習慣培養常規化、系統化。梁才六年,學生能養成“做人、做事、生活、學習”等四類好習慣。

2.語言與閱讀

推廣“單元主題整合教學”、“快樂作文同步讀寫”、“群文閱讀”等研究成果。分段研究“快樂識字,海量閱讀,同步寫作”的方法。要求學生用兩年時間完成3000個漢字的識字量,五年級閱讀量達到300萬字以上,六年級寫作量超過5萬字。

堅持“國際英語校本化”原則,根據“興趣至上,聽說為主,讀寫跟進”的思路深化英語教學改革,達到“人未動,心已遠”的目標。要求一二年級以“純正口音,地道英語”為目標,通過英語童謠、英語游戲、英文歌曲等課程,全面進行聽說訓練;從三年級起分段設置“英語閱讀課程”,擴充詞匯,培養英語閱讀能力。五年級以上開始訓練學生英語寫作能力。要求小學畢業達到英語二級標準。

3.數學與智慧

以“保持興趣、思維導向、內容前置”為指導思想,推廣“學練式互助課堂”和“數學智慧訓練”。分段研究數學智慧訓練內容,開發校本課程《榕園智慧》。建立數學文化陣地——“榕園數學智慧館”(以數學教具室為基礎)。用智慧文化呈現數學魅力,讓每位孩子喜歡數學。

4.體育與健康

根據“健康第一,活動滲透,體能提升”的指導思想,開展陽光體育,讓每位孩子身體協調靈動,健康活潑。體育組編寫《梁才體育鍛煉標準》和分段《體育項目大綱》,實施體育項目達標工程。讓每個孩子都有一至二項擅長的體育運動項目。

5.科技與創新

根據“呵護想象,做中學習,激發創造”構建科技創新教育體系,以科學課、信息課為主體,增設每月兩節創新課,將“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落到實處。開發以機器人、小發明、研究性學習為主要內容的“創新梁才”校本課程,落實六年內每個學生一項創新作品在縣級以上獲獎工程。

6.藝術與審美

以“全面參與,穩定專修,全域展露”思想為指導,讓每個孩子擁有一項特長。制定“二三四”階梯目標,以“音樂美術課堂+梁才藝術培訓中心+社團特長專項培訓”為平臺,落實每人一項藝術選修。以學段為單位,設置“考級制”和“導師制”,提升藝術專修水平。構建“活動展示+專項競賽+匯報表演”的藝術實踐體系,形成多層次、全方位、個性化的藝術教育。

  1. 學校文化影響下的素質評價

我們的課程改革目標以國家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以“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基礎,以“和樂”為價值取向,以“完美、包容、平衡、快樂”為目標,建構多層次、多類型、高質量的學校多元課程體系。在國家課程與校本課程、微課程、活動課程的整合中,推進課程校本化和特色化實施,建構一個使學生全面發展,水平穩定提升、個性充分張揚,可供選擇的課程體系,使每個學生既有生動活潑的童年,又夯實未來發展的基礎,實現學校的“新三好”培養目標。在此基礎上,我們構建了一套科學的、多元的學生發展性評價體系,從美習、學業、特長三個維度去實施,以診斷與改進教育教學,促進學生和諧發展、健康成長。

根據國家教育方針、相關教育法律法規、國家課程標準、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和我校“和樂”教育理念、學生的培養目標,我們開發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三類標準。標準依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分學段或學年制定。具體的評價實施則有以美習銀行為平臺的習慣養成評價、以學情統計為主要形式的學業發展評價、以過關考級為主要形式的特長發展評價。過程性發展的跟蹤記錄與階段性的診斷、問卷結合,就構成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的成效。我們引入了班級網站、成長數據庫、手機app等先進的評價手段,獲得課程實施中的大量數據。以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就能準確診斷課程、課堂、學生發展方面的優勢與問題,從而不斷調整與改進。

  1. 學校文化特色下的教學成果

“和樂”課程改革實施一學期以來,我們在六大課程領域都取得了顯著成績。“語文與閱讀”課程開展了一輪學情調查活動,低段學生識字量從人均700字提升到人均1600字,中段閱讀量從人均40本提升到人均167本,高段寫作量從人均35000字提升到人均45000字。有4個班級編印了學生作文集,發表了學生英語習作20余篇。“數學與思維”每日一練正常開展。“科技與創新”課程中4幅科幻畫獲省級獎,機器人比賽獲省一等獎。“藝術與審美”課程中,六年級學生繪畫作品參加世界巡展,舞蹈節目參加瀘州市展演。“體育與健康”課程中,校田徑隊在縣運動會獲一等獎,校武術隊參加浙江國際武術比賽獲18金、13銀、3銅和團體金獎,學生體質達標率由87%上升到94%。“美習”課程評價多次在市縣公開交流,新版美習教材的編制工作已基本完成。文化學科在縣抽考取得全縣第二名,城區第一名的成績。

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將繼續依托學校文化,扎根課程、立足課堂,在這改革的老路上創新求索!

備案序號:蜀ICP備14029754號-1 投訴電話: 010-66092315、66093315 監督舉報郵箱:12391@moe.edu.cn | COPYRIGHT 2014 瀘縣梁才學校版權所有 成都市永風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技術支持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四川省互聯網舉報中心
国产午夜在线观看av,国产精品99久久不卡,欧美性爱一级破处免费看,亚洲视频二区中文字幕
麻豆精选在线播放网站 | 右手影院亚洲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 |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福利 | 熟女丰满少妇精品一区二区 | 中文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