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縣佳泰路彩虹橋西500米處
+0830-8183199
教育要植根于文化的土壤

中國教師在英國支教有感

2015-9-16    作者:熊興權    點擊數:2862

教育應植根于文化的土壤

最近,“中國教師到英國支教”的視頻在網上瘋傳,在教育界掀起不小的風波。

英國廣播公司(BBC)今年費大力氣拍了一部紀錄片,邀請5名中國的中學老師到英國漢普郡一所頂級中學,對該校的學生進行一個月的“中國式教學。過程,中國老師明顯“水土不服”,英國學生的不少舉動讓他們十分“抓狂”;而英國學生也無法適應高強度教學,被中國老師訓哭。但一個月后的考試結果,中國教師教學的班級成績完勝英國教師的班級。

要說邀請的中國教師算是一流的學校的頂尖水平的教師,南京某中學的教師。實驗樣本學校是也是英國頂尖學校的學生,實驗結果具有代表性。體現了中式教育與西方教育的文化沖突,略舉二三:

沖突之一,升旗儀式。中國學校必須的愛國主義教育課程,聽著雄壯的國歌,看著鮮艷的五星紅旗,神圣感油然而升。每周升旗儀式理所當然。而英國學生則認為沒有必要。升中國國旗無精打采,就升本國國旗也是一樣散亂,更說不上莊嚴感,神圣感。

沖突之二,文化課堂。中國的課堂講求紀律保證,雖然精讀多練,但教師的還是講少不了。英國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著實讓中國教師頭痛,有化妝打扮的,有打電話的,有泡茶喝的……,這在中國課堂是絕對不允許的。雖然教師采取了談話、罰站、寫作業等措施,但收效甚微。

沖突之三,活動課堂。與文化課堂大不一樣的是活動課堂。中國教師給學生上了兩堂文化課——扇子舞和包餃子,學生十分感興趣,教師示范時精力集中,練習時后十分活躍,積極參與。課堂效果與文化課大不一樣。

從以上的教學事件中可也看出,中國的學校,中國的老師,很正常的教學行為,在英國卻遭遇反對。不僅是學生反對,家長也認為學生座這么長時間不喝茶,是不允許的。這就是文化的沖突。

教育要植根于文化的土壤。中國教育適合中國的土壤,英國的教育適合于英國的土壤。中國教師在英國搞教育,要改變英國的文化是不可能的,只有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適應英國的教育文化。

中國老師認為,這些英國學生缺乏進取心,懶散無紀律,而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是英國的高福利制度。我認為有一定的道理,一些家庭富裕的孩子確實懶散無紀律。但深入細想卻不完全對,說學生的懶散,是中國教師的評價,也許英國家長不認為是懶散。那種認真地反復做一類題是勤奮,做一道題就會了想出去玩的就是懶散嗎?這樣評價未必全面。

前不久,我讀了《人民教育》的一篇文章,介紹了英國的數學課堂。英國學生沒有去背乘法口訣(九九表),所以在計算題的時候表現出“笨拙”。中國學生用口訣計算,濃縮甚至消除了“過程”。但濃縮的并不一定是精華。數學的學習精華就是讓學生經歷“數學化”的過程。英國教師在教87除以3時,不是用簡單的口訣列豎式,而是用教具演示:先從87中減去10個3,再減去10個3,最后再減去9個3。一共連續減去29個3。具體計算時,每一次減去幾個3,可以不同,只要余數是0就可以了。這樣的教學雖然過程復雜些,比口訣計算瑣碎。但經歷了數學過程,悟出了除法與減法的聯系。但無需給學生講用豎式,先試商再調商,強調余數為0等重要得多。

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中英教學的差異與“中餐”和“西餐”的差異相似,中國人喜歡吃熟食,西方人喜歡吃生食。熟食消化快,但營養少;生食消化慢,但營養豐富。英國老師講解少,示范少。學生游戲多、探究多。但英國學生經歷了“數學化”的過程,直抵學科本質。學生對學科興趣濃,適宜學生創造性的發揮。

當我們在羨慕西方教育的同時,英國在研究中國的教育,認為中國教育基礎扎實。無論中國學習西方教育,還是西方學習中國教育,借鑒別人的同時,要結合本國的實際,才是行得通、走得遠的教育。正如一個學校,去一個發達地區的優質學校學習考察回來,就要照搬運用,其果一般都不理想。

教育要植根于文化的土壤,發展要結合自身實際。

熊興權

2015/9/16

備案序號:蜀ICP備14029754號-1 投訴電話: 010-66092315、66093315 監督舉報郵箱:12391@moe.edu.cn | COPYRIGHT 2014 瀘縣梁才學校版權所有 成都市永風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技術支持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四川省互聯網舉報中心
国产午夜在线观看av,国产精品99久久不卡,欧美性爱一级破处免费看,亚洲视频二区中文字幕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免费伦费影视在线观看 | 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 亚洲日韩国产另类 | 中国少妇性爱视频免费的 |